西安城内锁匠世家的百年沉浮。1911——2012,熊家五代人在近代历史中的宿命。辛亥革命,二虎守长安,1942逃荒的河南人,风云激荡的年代。陕西美食,古韵秦腔,文化古迹,十三朝古都的地方。睿智的锁匠,慷慨的商人,热血激昂的刀客,那个年代里肝胆相照的兄弟。商鞅,秦始皇,李自成,一个个显赫的人物浮出水面。当代懵懂的继承人能否解开九珠,发现隐藏千年的秘密。。
' l+ N9 \' C6 k( k8 B7 O
(原帖发在天涯读书历史版块)
& B) _0 D0 [+ p+ a定期更新 欢迎赐教 作者 有熊旅 QQ 23 5555 2372
0 C" N" h& H( M, e. f

第一章 解六珠
$ B g# C6 _: {1 I3 D
锁者,博大精深,难窥奥秘。古有鱼芷,昆吾,皆为神器。人望其兴叹,不可解也。当世有九珠,人传绝于天下,无匙无孔,不识其材。为西安府端履门熊氏所有。熊氏开锁世家,人谓锁圣,终其一生,集世间名锁无数,不乏祁星,泰寅等诸多名匠之作,虽亦不能解九珠,然管中窥豹,得六珠而逝,含笑九泉。——摘自清末《西安县志》0 ^7 f9 m+ q$ }- a5 N
0 ?& Q# f5 M4 _7 Z+ g) k4 t
熊氏临终前谢客三月,白日遍查古籍,夜间清风朗月下闭目而坐,手执九珠,潜心攻之。仲夏月圆之夜,长子熊姜侍于坐前,道,父亲一生为此心力憔悴,儿深自责之,未能分父之磨难。熊氏长叹一声,‘势也,命也,你投身同盟会,此刻乃大业前夕,于此事必难以有成。九珠虽为我族中至宝,重过于命,然华夏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中,吾辈岂能不察!老夫身在西陲,心系国家。姜儿,祠堂侧柜中有银票百万两,日前备好,速速前往海外,交与中山先生。不必挂念为父。你,不必回来了。’熊姜含泪连夜而去。+ E) t7 @7 d8 S+ ~$ N9 f% O( n
" V9 S: c9 S& |6 U P
数月后,荒草在寒风中左右摇摆的时候,提着行李的熊姜走出车站,看了看熟悉的城墙,摇摇头,坐上一辆人力车回了家。 H( C3 {" n" _6 q
# c# Q; x$ ~7 n; K0 y/ f2 ^5 z V& |
默默地父亲上了一炷香,母亲交给他了一封信,熊姜看看了信封,是父亲的落款。2 o1 t* _- X3 e% M
; @! ~6 A8 |7 x( L N" d
( L( j/ E8 F1 y6 O‘姜儿,为父近日周身发麻,料想命不久矣,于报上看到武昌起义之事,知你与中山先生终成大业。辛亥年末,为父手解六珠,吾儿铸成大业!甚慰平生,死而无憾!’
6 X. X$ q2 M o$ T6 v* d5 Z8 e! G- g. H( v
/ J* c; D; k. O3 ] F) I# I
‘我儿继承族长信物,为有熊家一百一十七代代族长。历代祖训有言,族长有生之年以解开九珠锁为己任,无功临终前须将九珠锁传于下任族长。族谱之中,第四任族长破二珠,第七任族长破三珠,第十三任族长破四珠,第四十五任族长破五珠。五珠之后,再无所破。我观姜儿与此无缘,此事就此为止。以后不提也罢。祠堂放白银侧柜之后,有暗门暗锁,族谱,九珠,及族中所有财产留于此处,暗门未关,暗锁未锁。想我锁圣之子,不开藏私之锁,誓开民族枷锁。壮哉!死后老夫亦能面对列祖列宗’5 u8 o+ y0 t: z/ B5 z) l5 H4 ~ b
8 y9 z- I/ w4 |/ s, u0 \ H
# g) f* B/ i) C% M; s _
熊姜看完之后,喃喃道,这么多年,牺牲了这么多同志,革命成功了,可当上总统的不是中山先生,我们的革命,难道错了吗?
7 B @( s2 {! z' l4 Y1 M: i8 X% V& }* L" p. M% _3 L& a! v* `6 d0 u
& A8 e/ o% \5 O7 U% q3 u" p3 \* l O穿过堂屋后的过道就是祠堂,打开了上次装银票的柜子,上次拿走银票的那个夜晚,还是夏天,那时候最缺的就是军粮,军械,武器,兵员。那笔钱在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刻起到了难以估计的作用。
, E, R2 |5 n5 Q
1 x' \" J) T% Y/ ^/ ]5 z/ H5 B) ]) i! e' k$ X
只是一个靠墙的柜子,打开普普通通三尺见方,没有看到暗门,“父亲信里说过,暗门未关,暗锁未锁,给我留着。”有熊姜仔细又看了一遍,还是没有看到暗门。“父亲看到我这样一定说我没用”他想了想,把手伸进去慢慢摸了起来,手掌感觉道一个小突起,手指一掀,柜子的背板上出现了一个暗格,里面放着几卷东西。5 H+ J5 ?6 s+ L$ M- d S2 q. y8 j
7 V0 j5 G; w8 ?, q
& H! ]3 O+ Y z6 L% P
; |+ f9 y# w; j0 b4 H/ L! g/ \9 g6 d8 l, t
- c9 Y$ e) ?. z% ]3 b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