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户家庭都少不了几把锁,
0 \; z5 W8 T/ k; g# U1 z8 p锁具筑起了人们与外界的一道安全防线。
V* D @% V1 |: i$ |( h( p( ?随着公众对锁具安全的传播,6 X- i* {8 ]. X8 r s
越来越多人注重家庭安全。3 m5 N6 [6 D4 y) ]5 r
最近接到客户咨询电话的时候 i- h1 K: e g5 ^# {& \+ U; y
常常被问到一个问题,7 K) Q6 C7 M4 S
会不会我买的锁被别人的钥匙给开了呢?1 `9 @) B: h$ Y% _) y/ B( s z
恩,这种新闻我们也常常看到,# e! k8 a3 U# Q; Y- K
一把钥匙开两家的门。
1 T: m2 n6 s8 n7 U: X# ~$ ~$ w' a这就是锁具的“互开率”, \ O! J5 t- d& H
防盗门锁芯存在“互开率”,即不同防盗门之间,相互能开启的概率。互开率越低,锁具安全性越好。测试时,取规定抽样数,开足试开数,根据相应国家标准,A级锁的互开率应该≤0.03%,一万把锁有三把是一样的;B级锁的互开率为≤0.01%;C级锁的互开率更低,约为≤0.0004%,也就是一百万把锁之中有4把是相同的。
8 o3 a' Y! x# d0 y! K锁具的互开率是如何确定的呢?
" l7 ~0 I' i4 g0 b影响互开率的主要是两点,一是钥匙上的牙花,二是锁芯的弹子。一般来说,每个锁具厂家对于牙花的排列组合都有一个牙花簿,相当于密码本,有几千到上万种排列。从理论上说,是完全够用的。但如果企业管理不善,将不同批次的锁混杂放在一起,就有可能会出现,相同牙花排列的锁芯被放在了一起,或者被发往同一个地方。这就会出现新闻里曾经报道过的一把钥匙能开好几户门的情况。而对于弹子来说,按照国家标准,弹子的极差应该要超过0.5毫米,但是有些企业因为加工不细致或者是偷工减料,导致弹子极差不够精准,锁头的级差性不能很好体现,从而导致互开率过高。越简单便宜的锁芯,简单的锁内弹簧排列顺序的复杂程度有限,组合方式也有限,重复率就越高。
$ O) c, H5 [* K9 L' G把安全性放第一位,选择等级高的锁芯,并且观察钥匙的牙花数量和形状,数量越多且形状复杂的钥匙,对应的锁的互开率就越低,平、顺、浅的牙花钥匙则会增加互开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