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障现象:一辆2006年款上海通用别克凯越轿车,行驶里程2 300 km。据用户反映,该车的中央门锁不能遥控开锁,但是遥控上锁功能正常。
5 Y6 S3 q0 V/ {0 b" W
; {2 w R. n' i4 \! q6 f5 j5 H9 y$ `% _9 ~& X$ l: A
检修过程:车辆进厂后,首先验证故障现象,维修人员发现无论使用遥控器还是使用车门上的中央门锁按键都存在不能开锁的情况。维修人员更换了遥控器控制单元和中央门锁控制单元,但是故障未能排除。- }' J) [% X* _0 x1 |* D
+ u9 P1 N# |) x# |3 J4 ?& i! v2 v4 |
笔者接手后,再次确认故障现象与用户所述一致,中央门锁也存在开锁时无中央连动功能。首先测量遥控器控制单元的输出信号中有上锁信号,但是门锁执行部分就是没有动作,由此说明遥控部分应该没有问题。
+ ~8 \. | t+ T8 C$ i' Q* ]3 g) H' W: I8 i1 o( v Z% y
7 Y) t( d" g- u9 e) I图1 中央门锁系统电路图
" e/ P3 |5 N9 z/ h. G9 ~) ^. j! W9 R8 u5 [" M/ n# G3 u' } o( h
笔者根据该车门锁系统的逻辑控制关系分析,如果左前门锁锁芯开关开锁信号一直短路,就会造成开锁信号被忽略。于是便测试中央门锁控制单元的6号端子(图1),当操作左前车门的锁芯时,中央门锁控制单元的6号端子有正常接地和断开信号产生,并没有笔者想象中的常接地情况存在。之后测试中央门锁控制单元4号端子上的开锁信号,也有正常的接地和断开信号存在。笔者人为地给4号端子和6号端子接地,结果中央门锁还是只有上锁功能而没有开锁中控功能。
- s+ o/ S: j d4 T; T$ d& P
( i3 P5 X: x# Y$ O
$ |+ T6 o! b- j% m在检查过程中,笔者从此前的维修人员那里又得到了一个信息,该车进厂时发动机舱熔丝盒中的EF2熔丝(15A)是熔断的,更换后没有再熔断。结合这个情况,笔者考虑到应该只有中央门锁控制单元或执行部分出现了问题,才会出现EF2熔丝熔断的情况,而既然已经更换了中央门锁控制单元,那么就只剩下执行部分有故障的可能了。
8 H O/ r$ ~6 T, A& ]" n- m2 s2 r; S5 b2 H7 p
9 t5 _& a8 J1 c4 x; i图2 测量中央门锁控制单元线束插头 : c$ f) u; I1 c5 S' T! W
( P, q `2 v- s$ Q
于是拔下中央门锁控制单元上的线束插头(图2)测试执行输出部分,结果发现中央门锁控制单元的2号端子的对地电阻是1.7 Ω,而3号端子的对地电阻只有0.7 Ω。从电路图上可以看出,3号端子对应开锁执行部分的线路,这说明此线路出现了短路故障。
9 p9 ?! j# q7 x3 B
# x3 w; O) N* u! F0 D* F; k+ C- V$ S5 r) h# ~
图3 测量插头S302中的3号插孔 0 D3 R" b: e5 W. a" m
1 M2 Q+ X) h) A6 u* i拔掉左前门线束插头S302,然后再测试中央门锁控制单元上的线束插头3号端子的对地电阻,结果发现短路故障消失。测试插头S302上的各个端子,发现插头S302中的3号插孔线路对地短路(图3)。从电路图上可以看出,与插头S302中的3号插孔相连的线路是右前门门锁电机的插头C361,拔下插头C361,测量短路故障仍然存在,这说明短路点就在左前门线束插头S302到右前门门锁电机插头C361之间。
5 q+ U' Q) ]) e% u( j% x1 T# G) K/ E& l# ], z- \& M
2 `5 b6 v, ^) b9 O+ x+ s5 p故障排除:拆卸左前座椅、右前座椅以及中央扶手箱之后,发现线束插头S302到右前门门锁电机插头C361之间线束被中央扶手箱压住(图4),经过长时间的摩擦后,造成了右前门门锁电机的线路对地短路!修复对地短路的线路,装复所有线束,试车后确定中央门锁系统恢复正常。6 j; l1 d) m' [& L! o
# a6 e3 A/ o! U' M, }. Z
5 F. ?# y+ m/ W: U/ ^
图4 线束被中央扶手箱压住
: B* G1 |; r5 f& V; p& N5 B5 |: Y; E' p$ f
回顾总结:询问用户后得知,此车的故障是在加装地板胶不久后出现的,因此可以断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加装地板胶引起的人为间歇性线路故障。根据维修经验,笔者建议在维修涉及到中控门锁系统的线路故障时一定要询问用户近期是否对车辆进行了改动。笔者又想到,在笔者接手此车之前,维修人员曾经更换了中央门锁系统的熔丝EF2,如果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可以更早地判断出是中央门锁系统的执行部分出现了问题,所以对用户的询问和与以前维修人员的沟通以及对故障现象的逻辑分析同样重要,这样可以帮助维修人员更快更准地找到故障原因。1 g8 x, p* u9 Z( {
+ K+ G" x: V6 O- k( C
& Z5 D2 M: d% V* }5 _, Q
6 P' \# l/ `7 A. S, m5 L' K8 I. D0 z
3 y1 ~3 L4 O0 ]; X: \;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