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核事件的确改变了一些人们对核电的态度,但是绝大多数国家仍然打算采取一种比较平衡的策略来对待核能发展。”日前,瑞银亚洲公用股投资研究部主管欧立文在上海表示,“从现在来看,不管是风能还是太阳能都无法在电力供应方面起到主导性的作用,而核能可以提供很稳定的电源。”
& w% k' H6 k# c# V* B* y 尽管德国在日本发生核电事故之后宣布将陆续关闭其境内的核电站,但欧立文认为,世界上关闭核电站的国家的比例仍然是非常小的,“大家更多要做的是重新审视核电的相关标准,并将安全标准进行升级。”
# c q( ~ ^6 v# a1 [/ B( [# I 他进而指出,当前很多发展中国家都在兴建核电站,像中国、印度、俄罗斯并不会因为日本核事故暂停兴建计划。“但是,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兴建新的核电站可能会遭遇更多的难题。因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在核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差异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 q' _& w9 s; B6 L% w \ 瑞银中国股票研究部分析师戴骏指出,中国一定会把核电作为一个最主要的替代能源,因为风能和太阳能都不具备可调性,因此不能作为基础能源。不过,他认为,发展新能源发电是未来的必然趋势,“预计未来几年,从总的能源电力装机容量来看,新能源的增长大致为4%。尤其在风力设备这个行业,中国正在向全球发展。目前主要向印度输出,而巴西等金砖国家都在中国未来可输出的目标之内”。+ Y$ g+ L, @9 P* ?. T
戴骏同时预计,未来欧洲在风电方面的增长基本在10%左右,美国之前预测增长6%,不过现在看起来可能要更低一点。3 j4 w6 C) i) Y0 _/ H
欧立文进而表示,“在欧洲,出于环境角度考虑,他们长期以来都非常支持电厂使用可再生能源,欧洲也进行了相关的立法,要求所有成员国可再生能源使用量达到一个比例。欧洲国家政府非常积极地要求促进环境的保护,消费者也有个意愿。然而,美国不太一样,对价格非常敏感,在未来几年内都不会达到理想的状态,这是欧洲和美国的区别。”(付碧莲)' n! j0 o: J& u% T0 m1 ~; E
0 q0 h- B( s1 F% e1 Z+ Z.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