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一个外地军人眼中的兰州

[复制链接]
白版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7-14 22:03:29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来自: 中国–甘肃–兰州 电信
(一)  牛肉面1 n0 T. d' x4 R% Z
' [5 Q" `# Y9 w1 T) `4 h5 p
    许多人提到兰州,首先想到的是牛肉面。8 v* x( N' b9 V6 i9 h0 d8 Q
, Q) f0 S9 a. U* N, P( L
    牛肉面的确是兰州的名片之一。在许多城市,都可以看见打着绿色招牌“正宗兰州牛肉面”,经营者也往往是穿着民族服装的西北少数民族。但味道差强人意,于是许多人说,兰州牛肉面味道也一般,我说你吃得不正宗,对方往往反驳,可是那些人戴着小白帽,是西北人啊。
* }2 D/ n4 g5 d+ }4 Y" [! J
1 {1 c/ m% W( ]8 c/ E/ H( G    我大笑,首先,那些人压根就不是兰州人,其次,就算是,那么只要是个兰州人,做的面都能叫做兰州牛肉面,说出来你相信吗?# `/ p1 C9 J9 a. C

( }- N0 W( N1 f: s3 R& m5 w4 l    出了兰州,出了甘肃,兰州牛肉面能做8分像就很不容易了,出了大西北,能有5分像就谢天谢地了——这是我在进了一二十个省的总共上百家号称“正宗”的店,发现的真理——事实上,没有一家不说自己正宗。尤其是那种同时挂“正宗兰州拉面”,还挂“山西刀削面”招牌,进去一看新疆拌面也能做,简直是十项全能型,省省吧,您咋不吹你会满汉全席呢?这种店正眼都不要瞧。
" B; [. d" G0 U( ]& Z! W
. C1 X8 u1 l8 T& B9 A: @- Z" \    并不是其他地方学不来,而是,兰州牛肉面和地域有莫大的关系,且不说特有的高原牛肉、西北小麦、黄河水之类,单单一味重要的佐料“蓬灰”,内地许多人就听都没听过,更别说买得到了。而在兰州,那些个口碑好的店,哪个不是有独家秘方,那里那么好模仿的?兰州人知道这个道理,所以肯到外面开店的兰州人几乎没有,而在外面勇敢地扯着“正宗”大旗的,往往是周边地方甚至一两千公里外的人——反正他不是兰州人,砸了兰州的招牌他也不心疼。
0 b) }  _" _5 m6 D
, \2 h6 A1 o7 }  Z& W8 o2 [* V    在兰州,早上吃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一天都会有精神。这是绝大多数市民的共识——无论春冬,兰州的早晨总是伴着满城牛肉面浓郁的清香来临。所以这几年每次物价上涨,拉面也不得不提价的时候,总牵动许多兰州百姓。然而外面许多人不了解情况,说什么物价应该由市场调节、一碗面的价格影响有那么大吗之类。$ b  U9 O+ F/ \: q  I2 q  B# e

2 ]; y* N$ v4 P8 V" G    在兰州,牛肉面的价格就像水、电、煤气价格一样,和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而这些特殊商品的价格,不能随便调整,也正因为如此,市政府才看似越权的去干预一碗面的价格。3 c+ P0 j& s+ b% J+ R

$ w$ g+ ?" C2 S; W( F( d    牛肉面最重要的是汤。看上去清澈的汤,味道却非常醇厚鲜美——这种厚重不是咸了辣了酸了那么简单,而是一种让人口舌生津、通透舒畅的的鲜醇,可别小瞧这碗汤,牛肉面的精髓就在里面,这些老字号都有祖传的秘方,用多种原料熬出来的,清而鲜美,加上劲道均匀的面条——你可以选择大宽,韭叶、二细、毛细等等许多规格,配上几片煮得恰到好处的牛肉,一撮鲜绿的葱末,几滴辣油,红红绿绿煞是开胃。然后配几片煮透的白萝卜调味——在外面,这个细节被忽略了,这些店家做不到神似,连形似都不想做。正因如此,这个细节可以当作一个试金石,如果在外面的牛肉面看到放几片白萝卜的,不管味道如何,至少用心做了。
9 {( X7 @( z" b1 s% a; L0 D. l* [9 f* W7 S* K2 O1 x
    我敢说,外地人到兰州,吃到正宗的牛肉面,往往会胃口大开,而后会对外面那些个误导你多年的“假冒伪劣”深恶痛绝必欲除之而后快的。
  T8 j4 m' R$ }5 D  _9 n  f/ v
! g+ E5 t4 Q' p: Z2 f
1 C- E: m( j% F4 c
0 r+ i+ m& V2 ]) U# [- s0 A3 H
(二)  水5 e9 {+ K/ J, L! a
. d, r) \4 _' q: w% z: p( U
* F2 j4 V) a( W5 c9 o2 E! e
) b; M* R1 l' v) _2 k4 t+ S9 U$ T
    缺水,是许多人对甘肃乃至大西北的印象。- j. v7 H( V) J9 s5 a' I

8 J$ _) s; n6 v2 `    到过兰州,就必须修正这个误解。很多人并不知道,兰州的自来水、地下水水质是各省会城市中最优的。2 n: J: H& g  N3 U+ A
& Q. K0 P; a1 s, C/ H
    黄河穿城而过,兰州依水而建,母亲河细细的滋润着这座城市,皋兰山、南山、五泉山一周环抱,宛若天然城墙,城市固若金汤——所以兰州别称“金城”。依山傍水的兰州城绵延数十公里,细细长长——甘肃地图是长条形的,兰州更是长条形。从这个意义上讲,兰州作为甘肃省会还真恰当。所以有一次我打开长长的兰州地图,一同事叹曰:清明上河图!- |: o; I8 w7 h8 {" E% n* K$ i

. S8 z* P2 }8 V9 \, w0 L5 R* D    金城多泉,最著名的莫过于五泉山。霍去病将军五箭五泉,给后人留下了动人的典故美丽的景致。黄河两岸,是逶迤十公里绿树成荫的“黄河风情带”、兰州水车园。水车已经失去车水的作用,依然屹立在黄河两岸,骄傲展示着我们祖先的智慧。
6 S" J0 S' ^# X: }$ x) ?9 K* b2 S; G" e+ n! C2 u
    黄河风情带风光旖旎,绿意盎然,河面上冲锋艇、羊皮筏子不时可见——当然,这是旅游娱乐,一批桥梁的建成,早让羊皮筏子失去了摆渡的功能。到了夏天,这里更是兰州人消暑的绝好去处,烤羊肉,喝啤酒,打扑克……沿着长长的黄河散开,喧闹如白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兰州几乎没有蚊子,夏天的夜晚凉爽宜人——光凭这两条,就足以让南方许多朋友羡慕不已了。  t6 R+ x6 X; A" ^$ v7 B. D) Q% ]4 T
* W" W7 t. U' ~* Z* @) l" i
    母亲河无私的滋润,造就两岸丰富的物产。“品瓜上兰州”绝非空话。大西北日照时间充裕,瓜果格外香甜。桃、李、杏、沙瓤西瓜之类不消说,个大味甜,绝对吃得你乐不思蜀。尤其印象深刻的是白兰瓜。白兰瓜个头和小西瓜差不多,淡**,有一种类似兰花的淡雅香气,放一个白兰瓜在干净房间,一屋子都是这种淡淡的香气。瓜瓤有些象哈密瓜,但是比哈密瓜甜多了,吃完齿颊留香,许久后这种清甜的感觉还在口中流转。夏秋两季,兰州的空气里都弥漫着瓜果的香甜。
0 G: w3 `% b5 n( }0 z0 l2 i, A. u" O; F2 \, M5 v& }% Y  H, J3 N% o
    物产丰富的兰州,当然不仅仅盛产瓜果。百合、玫瑰是这里最知名的,西北人独有的大气,动辄就是万亩百合,万亩玫瑰。我想,任何一个喜欢浪漫的姑娘,走进兰州那铺天盖地无边无际的玫瑰海洋,能抵挡这种诱惑,能保持清醒吗?! r3 W" s. d. p3 N

: O7 U4 B. U3 h: b# |
* |2 y7 r& W( I0 x$ I" t5 g. V
+ b8 x! ~9 @6 d5 S' `& O(三)人文, O* b2 Y+ S4 Y/ v( ?

0 b9 {( g, E  T: ?8 _# o: D  W% ~5 A7 @

! t$ z6 ?$ m; ]7 x. `6 i/ d/ Z    历史文化名城的兰州,文化氛围浓郁。
6 z( T# k( o; t$ O8 y4 o. V; ^' {/ e5 }6 g8 R
    不仅仅是因为央视有水均益、朱军、李修平、裴新华等一批兰州名嘴——事实上,水家是兰州人文世家,望族,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e- N/ B0 [$ `; \4 i$ [6 O
& {7 K' I) Q9 @4 ?  K* h1 l& }$ Q( D
    不仅仅是因为兰州有本《读者》,尽管她的发行量稳居全国第一,尽管她有些唯美。
3 [* D/ j- @! V2 s! L/ d6 a4 d( x6 ~7 r' {1 N  y  X9 B+ S
    不仅仅是因为李阳 “疯狂英语”的声音从这里传出,征服了全国,尽管我们那个年代的学生,大都有几本《疯狂英语》,有几盒磁带,梦想过那一口流利的口语。
5 }8 E% \% ^: M% ?( D9 \, J
; m% S/ s0 q" w# V& N0 K% F    不仅仅是因为那所辉煌不再却底蕴深厚的著名高校兰州大学——当年傲视全国,堪比肩清华北大的著名学府,在经济第一性规律的作用下,人才孔雀东南飞,科研难为无米炊。眼睁睁看着东南沿海的高校一个一个的超越他。虽然虎落平阳,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兰大的物理、化学、冰川、地质一干学科仍然在全国遥遥领先。
% G. J- [: ~. s0 U# y, c- o( }( J3 v1 h, g7 i$ p
    不仅仅因为兰州的古文献研究全国闻名,敦煌研究在世界保持绝对领先——这些太专业了,和普通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文化,人文,应该体现在百姓的生活中,这样的文化氛围才不是阳春白雪。
1 s* \2 G4 m% T5 J9 L+ w6 b1 E; q/ ^. c9 d& O# f- B/ }6 V/ G
    兰州好诗书。读书习字在兰州蔚然成风,民间书法、绘画、诗文并没有被市场经济的匆匆步伐冲散,民间书画家所占比例,在全国也算相当高的。街头、公园、胡同,时常看见汉族、回族、东乡族精神矍铄的大爷大伯,坐在一起习文切磋,人手一碗三泡台盖碗茶,斯文地端起茶碗,慢斯条理的用上盖拨弄茶叶——先不说切磋书画如何,光是古色古香的盖碗茶现在还保留着的城市,放眼全国,还有几个?! |8 o+ i) b! y3 K( W
0 L$ p. g6 |' |0 d; U
    兰州是一个多民族的城市,除了汉、回,还有东乡、裕固、保安、撒拉等特有民族,浓郁穆斯林风情、古典中式建筑随处可见,地处西关十字繁华闹市的大清真寺闹中取静,白塔山佛教名刹白塔寺依山面水,“隔水红尘断,凌空宝刹幽”,五泉山、白云观终年香火不断,不同的信仰,在这里和谐的共处,潜移默化的感染着这座西部重镇。
  `+ s2 {0 }2 G+ \, Y/ Y# N1 G& K1 t/ n6 j
    兰州生活节奏不快,看似闲适,其实充实而有层次。
: w4 {1 ]2 L: G
2 X1 V" s, G' U, _  f% l    小西湖公园里,时时游荡着高亢清亮的歌声,不是流行歌,不是信天游,是花儿。没错,浸润着祁连山雪魂,粗旷、热烈,唱响了青海甘肃的花儿,在兰州小西湖的碧水烟柳间来回宛转,大妈大婶们也会跟着扭上两段。6 S% Z9 U. x! w- `  J

7 O& n9 @$ @9 E. W- C! e" G    兰州,是懂生活懂享受的。

/ c" \/ ~  W5 }5 g$ Y$ m$ k/ W& V9 d3 H1 T0 F) o) @

  g1 `" v+ N3 D7 D9 Q4 @[ 本帖最后由 白版 于 2008-7-14 22:27 编辑 ]

精彩评论3

生意人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7-15 10:31:32 来自: 中国–四川–成都 电信/簇桥开心网吧
人人都说家乡好,这是人之常情,但要说得这么好这么美,让人神往还不多见.作者选了牛肉面和水两点来向世人展示正宗的兰州风味小吃和人文地理,视角独特很有说服力.
锁艺人-张涛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7-15 12:29:52 来自: 中国–陕西–西安–雁塔区 电信
记得上学的时候一天三餐牛肉面,连续半个月也吃不腻  在西安吃了很多家“正宗牛肉面”,结果都令人失望呢,要个“三细”,给人端出来个“二柱子”。。。有一家的牛肉面比较离谱,吃到嘴里一股咖喱味,都不晓得是怎么做出来的。不过最近找到一家兰州人开的牛肉面馆还不错,有那种味,吃了以后把瘾勾起来了,几天不吃还会想
uht548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2-2-28 20:21:43 来自: 中国–河北–沧州–肃宁县 联通
{:soso_e10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成为锁艺人

本版积分规则

中国锁艺人,这里是一个锁的世界,锁匠行业交流门户网站,聚集了锁具爱好者、锁具开发者、锁匠、锁匠协会、锁匠俱乐部、锁具企业等会员在这里交流互动。锁艺互动,技艺飞跃,洞悉锁艺奥秘。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商务合作

  • Copyright © 2008-2022, Lockartist  | All Rights Reserved. 锁艺人 | 锁匠 | 开锁 | 开锁学校 | 西安开锁 | 西安汽车钥匙
  • 西安锁艺人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陕ICP备12005758号-11 | 电子营业执照 | 经营许可证编号 陕B2-2020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