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自己琢磨着做了人生第一把钥匙。张师傅告诉记者,自己15岁进入南京第一棉纺织厂修理车间当钳工,进厂没几天,在无人传授的情况下张师傅自己琢磨着做了一把钥匙,“可能兴趣就 是最好的老师吧,当时我们班组刚好 ...
张荧今年已经73岁了,“有生之年多给大家讲讲防盗的知识,让全国的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既安全防盗又方便实用的大门,就是我最大的梦想”。从钳工变锁匠,从普通的锁匠到拥有专利在手,张荧的人生因为“锁”而“打开”。 15岁自己琢磨着做了人生第一把钥匙 张师傅告诉记者,自己15岁进入南京第一棉纺织厂修理车间当钳工,进厂没几天,在无人传授的情况下张师傅自己琢磨着做了一把钥匙,“可能兴趣就 是最好的老师吧,当时我们班组刚好有两位挑过铜匠担的锁匠,以前也叫铜匠,我就利用空闲时间跟他们学了修锁配钥匙的技术。后来我在基建部门工作,厂里的各 种门锁都是我修理和安装的”。 张师傅回忆说,有一次他去修理保险箱,根据保险箱的原理,设计制造出了一把保险锁,还把这把锁送到当时位于新桥的一个锁厂,一个星期后,锁厂的 老师傅也没能把它打开,“我到现在都记得锁上刻的日期是1962年制”。还有一次张师傅回老家常熟,无意间在街上看到一个老锁匠在给一个没有钥匙的锁头配 钥匙,他饶有兴致地“围观”了全过程,并迅速学会了这门技术,“尤其是后来我真的当了锁匠,这个技术帮了我很大的忙”。 花钱提醒客户带钥匙,这个锁匠有点“另类” 1997年的时候,张师傅下岗了,平日里对锁的研究和兴趣让他选择做了一名锁匠。“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修锁配钥匙上,也学了开锁技术。上世纪90 年代的时候,我住在集庆门,当时都是老小区,用正规防盗门的还很少”。这锁匠生涯张师傅一干就是15年,直到2010年生病才慢慢放下这行当。 张师傅不但技术好,心肠也好,有一次小区里有个住户,快过年了,出门在自家门上贴福字,字贴上了,门也随手关上了,没带钥匙,家里炉子上还烧着 菜,后来把张师傅找来开的锁。回去之后,张师傅跑去印刷厂自费印了上千张贴纸,上面写着“出门要带好钥匙”的提示,“有人找我开锁或者配钥匙,我就送一张 给他,让他贴在门内提醒自己”。“这不是自毁生意吗?”可张师傅却还有更让小区居民感动的举动,对那些总是忘带钥匙找他开锁的“迷糊人”,张师傅就收一次 钱,后面就成了免费的开锁匠。 愿意把专利无偿献给社会,造福更多老百姓 前几年张师傅搬到了现在居住的阅城国际小区,小区发生了一起震惊整个南京的入室抢劫杀人案,这个老锁匠闲不住了,开始冥思苦想研究怎样提高防盗门的防盗功能。那段时间,张师傅茶不思饭不想,桌上堆满了各种资料,光是笔记就写了厚厚的四五本。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钻研,这个完全自学成才的老锁匠研发出一款“新型防盗锁”,还拿到了专利。“在普通防盗门上,装上这种 去了锁舌的新型防盗锁,更换一个加固型的C级锁芯,加装一根防盗安全链,就能达到‘七防一快’的功效,小偷无论是采用技术性开锁还是破坏性开锁,都无法在 短时间打开这种升级改造过的防盗门,而且去掉锁舌之后,也彻底解决了住户‘出门忘带钥匙’的麻烦。” 张师傅坦言,如今已经古稀之年的他,应付起需要手脚灵活且要求体力好的锁匠工作来说越来越困难,“如果有年轻人愿意来学习修锁并推广新型防盗锁,我愿意免费传授。而我的这个新型防盗锁的专利权,如果有企业感兴趣,我也愿意无偿献给社会,希望给老百姓造福”。 |
2016-05-26
2016-06-22
2016-06-03
2016-05-26
2016-05-25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回答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