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2003款三菱帕杰罗V73W越野车,车主报修位于组合仪表板上的C/D LOCK指示灯闪亮,并且分动器只能在两轮驱动状态,无法转换到四轮驱动状态。
( D' e, Q) X9 r: T1 z# }8 s
6 Y! N2 H, e+ `7 [1 a# p* ?5 H; _! t* o# B/ S
图1
; t" k6 N" C( n% v$ \; k o# a% ?9 D: S. C8 X, v
首先试车验证故障,打开点火开关至ON位置,观察组合仪表板(图1),看到仪表板上的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2WD/4WD)指示灯中的前后轮驱动指示灯和中央差速器锁指示灯(C/D LOCK)亮3 s后熄灭,随即C/D LOCK指示灯重新亮起,并以一定的频率开始闪烁;进行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的转换,发现系统不能正常工作。
/ g9 g+ y( u6 F7 ]6 T
4 [- ~8 J7 m- \9 o
6 \7 z, g% ~' H7 R# z 该车装备四轮驱动SS4-11系统,分动器控制单元根据分动器位置开关、换挡齿轮开关以及车速传感器等信号,经过判断和计算后,发出换挡指令并传送到分动器换挡促动器,由换挡促动器的转动带动分动器齿轮机构进行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的转换。同时,根据换挡状况,控制位于组合仪表板中的两轮驱动与四轮驱动指示灯,通过控制指示灯的点亮和闪烁,指示分动器换挡杆所处的位置和行驶中的挡位转换情况。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可根据路面条件,通过操作分动器换挡杆,将其转换到适合路面行驶的两轮驱动或四轮驱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如果分动器控制单元监测到某一部件的信号出现异常,系统将进入保护状态,也就是正常的两轮驱动状态。同时通过报警电路关闭前后轮驱动指示灯,点亮中央差速器锁C/D LOCK指示灯,使其以1 Hz的频率进行闪烁。
. I9 d) M1 ] m" c6 q4 X. o( k( b7 ?- H
3 W( @5 ^, u& m5 p; u- f
' N6 s! E( g N根据工作原理和试车结果,我们决定先调取故障码,在转向盘右下方找到16P的OBD-Ⅱ诊断座,通过操作诊断仪进入SS4-11系统。经读取故障码,发现有“033”一个故障码。由于当时手中没有相关的资料,并不能确定该故障码的确切含义。再者为了确定该故障码是否会重复出现,于是将该故障码做一记录后执行清除故障码功能,看到诊断仪屏幕显示“系统正常”后,再看位于仪表板上的2WD/4WD指示灯,看到C/D LOCK指示灯熄灭,后轮指示灯点亮。此时,试将分动器换挡杆推到4H位置(图2),结果听到换挡促动器开始运转,前轮指示灯也随即点亮,但点亮一次后,立即与后轮指示灯一起熄灭,而C/D LOCK灯又再次闪烁。再次读取故障码,仍然是033。由此可以推断,故障可能就出在与故障码相关的某一部件上。7 v, h1 `# F4 l0 ]
7 k8 ^. v1 ^! c- M8 L; c$ A& N6 a
/ o, F5 n9 X8 w# w图2
* A3 e& N; H" }
4 i7 {3 d ]& N/ n* P+ a 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系统的故障代码 “33”代表含义为“分动器位置开关故障”。在分动器上面,分别装有2WD/4WD、4H、2WD、4LLC和中央差速器锁定等5个开关,究竟是哪一个开关存在故障呢?看来只有进行试验检测了。将车举起后观察,看到在分动器后部左侧和右侧其有5个单线式的插接器。先将左侧的黑色、乳白色和茶色的3个插接器拔开,用万用表电阻挡一表笔接地,另一表笔分别接开关侧插头针脚,结果发现乳白色和茶色针脚与接地之间的阻值均为无穷大,而黑色针脚与接地之间的阻值为562 Ω。而右侧的黑色和茶色插接器各自与接地之间的阻值也为无穷大。由于5个插接器同属一样的开关类型,如果处于接通状态,那么其阻值应该接近0,如果处于断开状态,其阻值应为无穷大,由此判断,这个有着562 Ω阻值的2WD开关有接触不良的现象。
$ M* W8 y" J" h. [2 U- v, q' b7 ]; n
+ f6 M8 J5 k/ g/ M, C+ R
根据检测结果,将车停放在四柱举升机上,松开变速器托盘,用一支架将变速器托住。使变速器及分动器稍向下降落,此时即可更换左侧插接器的2WD分动器位置开关。更换完毕后试车,发现故障排除。(汪小军)
2 a; \7 f' \9 [, p) E& x" L7 ]" F( R
7 I8 X g8 V# J0 L! F* t
& @) c1 R7 G# A5 h. ~3 z' t% }. _3 O$ }* v/ G
1 P1 c6 Z' ~, r) C i- [8 Y7 P$ @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