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卡匠智能卡专家 于 2012-6-7 21:18 编辑
: M1 a2 ?; Y& t4 l. p$ b f2 T2 i6 U/ a5 ^) V1 A5 W& ?
一、 M1卡的优点 ;
# P4 q$ m, o9 i& L5 E& G( O# S, yM1卡包括逻辑加密卡M1、ML和双界面CPU 卡。非接触卡具有以下优点。
( c" u; _8 _# d0 s(1)可靠性高 2 R; e( @1 N! {5 W7 `, f
非接触式IC卡与读写设备之间无机械接触,避免了由于接触读写而产生的各种故障;非接触式IC卡M1表面无裸露的芯片,无芯片脱落、静电击穿、弯曲损坏等问狻?
7 Q- D. \% ^* N# Y" j. L(2)使用寿命长 1 a2 i% I; X3 _0 b9 [/ S* h; V& I
M1卡可以重复写次数为100,000次,读操作次数无限; 4 H3 v9 p' o8 p
(3)操作方便、快捷
/ Z, [1 l2 O, T6 O5 v( G M1卡片使用没有方向性,无需插拔,大大提高每次使用的速度; . ?+ _ R( q5 Q0 Z1 K& Q% N
M1卡操作能源供应采用无源方式,非接触下操作;
+ X7 a7 |/ C! R- g; ](4)防冲突 * t" l# R8 n9 R% E3 H3 v
非接触式卡M1中有快速防冲突机制,能防止卡片之间出现数据干扰。因此,读写器可以“同时”处理多张非接触式IC卡,提高了应用的并行性。
@1 c' a! V# Y i k% N(5)可以适用多种应用
7 `: g7 A) ^& j9 ? 非接触式卡M1的分扇区、分块的存储器结构特点使它适用于一卡多用,能应用于不同的系统管理,可根据不同的应用设定不同的密码和访问条件。 4 {2 B$ y% ?/ \2 s* x
(6)加密性能好
) }& j! ~. F# Y5 K! o8 p q7 T8 a# s 非接触式卡M1的有不可更改的全球的芯片唯一序列号;非接触式卡与读写器之间采用双向验证机制,非接触式卡M1在数据处理前要与读写器进行三次相互认证,而且在通讯过程中所有的数据都加密;
+ g. W' ]7 O" u, `M1卡中各个扇区都有独立的操作密码和访问条件。
3 y- ?3 b- I1 b% J) F+ H; q3 C非接触式 IC 卡 又称射频卡,它成功地解决了无源(卡中无电源)和免接触这一难题,是电子器件领域的一大突破。主要用于公交、社保、医疗、轮渡、地铁的自动收费系统,也应用在门禁管理、身份证明和电子钱包。 2 \, c2 z) `0 M. G, J
二、M 1 卡主要指标:
' C$ h# C) D) g q 容量为 8K 位 EEPROM L! ?$ G( Z! N0 H3 R
分为 16 个扇区,每个扇区为 4 块,每块 16 个字节 , 以块为存取单位
) X- X0 o" q( ?4 a3 [5 V 每个扇区有独立的一组密码及访问控制 n6 b0 @7 b$ }) w* V3 B4 P
每张卡有唯一序列号,为 32 位 $ P& j& p. G. t; F2 W3 Z
具有防冲突机制,支持多卡操作 9 N6 k, c) I. `" s- S
无电源,自带天线,内含加密控制逻辑和通讯逻辑电路
3 V2 L3 Q& U: T( T* q 数据保存期为 10 年,可改写 10 万次,读无限次
' W1 H# Q4 x7 [: h2 o% [. E 工作温度: -20℃ ~ 50℃ ( 温度为 90%) 4 W$ w$ O8 M$ C S0 I3 o F$ A
工作频率: 13.56MHZ ) K& S: O3 e) Y0 u2 \
通信速率: 106KBPS
+ l7 D3 b$ I& W/ E# U 读写距离: 10mm 以内(与读写器有关) 3 t6 u. h' t2 S! N
三、存储结构;- X @# b% [7 I- s- C
1、M1卡分为16个扇区,每个扇区由4块(块0、块1、块2、块3)组成,(我们也将16个扇区的64个块按绝对地址编号为0~63,存贮结构如下图所示:
8 o: m( q# u+ A* _6 f4 C2、第0扇区的块0(即绝对地址0块),它用于存放厂商代码,已经固化,不可更改。
9 s V* Z, [# ~8 n1 V3、 每个扇区的块0、块1、块2为数据块,可用于存贮数据。0 Q* e5 i7 E) F7 y% s
数据块可作两种应用:
" g- K! }$ h" U5 ]★ 用作一般的数据保存,可以进行读、写操作。# q. R) K; d5 `+ g4 C: z
★ 用作数据值,可以进行初始化值、加值、减值、读值操作。
# h: l) {6 M8 Q7 Y4、 每个扇区的块3为控制块,包括了密码A、存取控制、密码B。: K! S9 ]8 {% p. h6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