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看过电影《鸿门宴传奇》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两个关键人物范增和张良,范增是项羽的谋士,张良是刘邦的谋士。这两个人如果放在现代企业的经营中,我们通常可以称之为企业顾问、或者是企业策划人。一部《鸿门宴传奇》,与其说是刘邦和项羽的权力和帝王之争,倒不如说是范增和张良两位策划高人的智谋较量。6 H% b9 \& f( z% C0 b
O, _4 ~0 y- J: a& w7 L6 X
范增大策划之——鸿门宴
9 d, v4 R: Y- J# P1 p- `# q) N1 C. c. h- {7 G+ b6 s: s3 u2 _
范增被项羽尊称为“亚父”,曾辅助项家三代,忠心耿耿。《鸿门宴传奇》中项羽对范增的最高评价是“从小到大,无论大小困难,均一言决之”,范增对项羽的贡献自然不言而喻。电影中,范增为了消灭刘邦,向项羽献计,请刘邦到鸿门殿赴宴,志在宴席间让项庄舞剑,刺杀刘邦。同时暗中命人刺杀楚怀王,以便嫁祸给刘邦,从而名正言顺杀掉刘邦,一统江山,巧取天下。
# @4 P/ {9 r* C7 A. `* A _" E" p, g9 [" b
张良大策划之——离间计
4 Q6 s$ G0 s0 u% A( U; |7 `( Q' ]( Z& W) w6 p
刘邦身边的策划高人张良为了应对范增“鸿门宴”之计,一方面派韩信暗中保护楚怀王,并要楚怀王为刘邦颁发免死令,另一方面要求刘邦在鸿门宴上走错关键的一步棋,这一步棋就是项羽要求刘邦杀掉自已的高参张良。刘邦忍痛拔剑刺向张良,张良心灰意冷,绝望的投奔了项羽。
& Q6 M5 n$ { N1 z2 B1 l* @
1 Q! _# _4 x, X9 C2 [+ Z$ [ 张良投奔项羽的真实目的是离间项羽和范增。因为他知道,要打败项羽,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让范增不再为其出谋划策。范增派使臣去说服刘邦攻打诸侯各国时,刘邦故意说出范增对他们有救命之恩。使臣信以为真报告了项羽,项羽找张良商议试探范增,最终范增失去项羽信任被赶出项羽军营。张良见离间计成功后转而回到刘邦身边。
0 J: t5 o' f5 p: S5 F& H$ |1 Q0 U5 Q, J Y) `. e/ F. K% t
范增大策划之——以牙还牙
0 B. J& }8 s3 |
7 i) C; |8 r* j 范增在离开项羽时曾送给项羽一个锦囊,项羽兵败后,刘邦在项羽军营找到这个锦囊,里面写到他已说服韩信、张良等人投诚,消灭刘邦后与其平分天下。刘邦以此锦囊为借口,派人杀掉了韩信、萧何等人,张良也被追杀。这就是范增在临死前对张良说的一句话,有一种棋局叫两败俱输。9 p# U1 K6 n$ c" @$ A
2 ?# |! ]3 r& E8 |9 r1 F 在现代企业的组织架构设置中,通常都会设置一个市场部或者是企划部,这个部门一般都承担企业品牌规划、市场营销、广告宣传等企业策划的作用,明智的企业老板感觉这方面力量薄弱的时候,还会邀请外脑担任企业顾问或者一起合作,为企业品牌推广和新品上市出谋划策,但是本土企业经常存在的问题常常是策划部门起不到关键性的策划作用,往往由一个战略部门沦为战术执行部门,而一些企业家邀请外脑和顾问合作时,有的合作融洽,实现了互利共赢,也有的因不了解而结合,却因了解而分手。
3 Q% [' S" `8 U5 P$ A# l) M7 [2 y
0 A0 \* H$ c' w4 s 大到国家、小到企业,策划或顾问的力量绝对不能忽视。周文王拜姜子牙为相,以少胜多大败殷纣王;刘备三顾茅庐,诚邀诸葛亮出山相助,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大好局面;朱元璋得刘伯温相助,开创大明王朝……此等案例数不胜数。企业经营者因善加利用策划人或高参顾问的力量,为企业发展和壮大出谋划策。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智慧的较量,谁能善于激发和挖掘潜藏在高人头脑中的智慧,谁就是最大的赢家。( G" {* c A8 b% `* N- x9 E0 R
! U2 t: F( e% ?& |5 O9 d) `: p1 b" n! 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