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禁产品大约占门禁与识别技术在安全应用总体市场的60%左右。门禁技术的核心是识别技术,但许多非门禁安防产品也采用了识别技术。非门禁识别市场主要是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和非门禁安防RFID应用,前者如生物识别保险柜、生物识别信息安全设备、人脸识别安保系统等,后者如二代身份证等。
" H+ a& a/ ^: D5 D7 | C! d% P9 Y2 U) S
近几年兴建的住宅小区普遍配合对讲系统安装了采用ID卡的简易门禁设备,使门禁设备进入了千家万户。门禁系统还可以细分为门禁控制、停车场管理、人员跟踪定位、巡更管理、考勤管理等类别,也包括上述系统的一些配套设备,如电控锁、三辊转闸机、闪翼通道机、摆闸、车辆检测器、发卡出票机、栏杆机、车牌识别、车辆引导等设备。考勤管理本不属于安防领域,但由于许多门禁系统都具备考勤功能,门禁厂商也大多提供考勤产品,在他们的销售额中也包括了这一部分产值。
% W2 G; x% R& [0 d
1 X% B6 _) F* \' a) k& ~% _& w 一个完整的门禁设备主要包括前端识别设备(前端的卡片、读卡器),后端的控制器、门禁软件,中端的传输设备以及电源和其它相关门禁设备。从前端识别设备来看,非接触式IC卡占据了约9成以上的市场。在单个非接触式IC卡门禁系统应用销售额中,卡片和读卡器占了三成以上,而当以非接触式门禁一卡通销售主题的一卡通系统销售额中,卡片占了5到6成的比例,国外NXP的Mifare卡及复旦微电子生产的兼容的Mifare卡已成为目前中国一卡通市场上主要产品。而在当前市场需求中,门禁市场的销售的种类主要以4门和2门控制器为主;按产值来分,4门控制器的产值约占到市场的40%左右,2门控制器约为30%左右,另外单门和4门以上的控制器占到30%左右;按产品销售数量上来分析这个顺序又完全倒置过来,单门门禁控制器的销售量占整个门禁市场的40%,双门占30%,四门占20%,其它多门控制器的销售量占10%。如果读卡器按高中低档市场来区分的话,高档产品与中低档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大概约为25%:75%。; _9 X$ K' q: p/ i* p0 E0 B* h
% m: H( c1 m2 H2 u+ Z门禁与考勤系统(包括停车场管理系统)近几年平稳发展,传统门禁产品生产制造企业年均增长率约为15%,其中增长较快的停车场管理系统和是用于高速公路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地铁、高铁收费系统也有不少是由门禁企业完成的。一卡通系统根据用途和规模可以分为企业/园区一卡通系统和城市(社会)一卡通系统。而用于公交行业的一卡通收费系统设备大多数是由公交系统自己成立的公司经营的,专业的门禁企业较难进入。
; }5 F9 u- D* {! s, p# v1 P8 o4 ^" Z4 y( x$ E% X! h
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的作用是在保安值班人员按照预先随机设定的路线顺序地对各巡更点进行巡视并依次用信息采集棒(识读器)触碰线路上安装的信息钮,识读器将记录到达的地点及时间。管理人员可以将识读器中的记录信息传至微机中。在线式电子巡更系统可以直接将相关信息直接传回管理中心。电子巡更系统一方面保护巡更人员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对巡更人员的考勤,其主要工作原理与门禁系统相同。' O5 x) C9 h( P0 o% d9 e- c5 O
3 c/ p0 O! T( `( x9 m, l RFID电子标签作为短距通信和识别手段,与传统的无线定位技术相结合,非常好地解决了最末端的大量定位需求和成本上的矛盾。电子标签和传统技术的混合组网实现了多种方法在一个系统中的混合定位技术,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低成本特性。由于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和RFID技术的发展,一些门禁生产企业进行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研发与生产。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由地面中心站(主机)、井下分站(监控点)、传输系统、应答机(人员信号)、数据输入输出系统及相应人员跟踪定位软件、控制软件等组成。一些大型活动场所出于高等级安全的需要,也存在人员定位系统产品的市场需求。7 ^9 i! l3 n3 f. s/ j. L4 F
; o) Y E. o: p# Y1 O: p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相容性认证)正在越来越多地用于定位跟踪应用,2010年,Wi-Fi标签(assettag)的出货量近200万个。Wi-Fi定位跟踪市场仍处于早期的阶段,许多多变因素将决定未来几年这项应用的发展速度。3 |& d% r2 Y0 ~0 o! C
' L. P8 j/ C# e! f' g& @4 W
RFID市场规模比较大,门禁系统只是其主要应用领域之一,不能把应用于工业自动化、商业自动化、物流管理、交通运输控制管理等众多领域的RFID产值都计算在门禁行业内。
9 M' I a- Y' c/ `* m9 z4 ]& B2 E- E' M" D
用于非门禁安防的RFID产品主要是二代身份证。我国从2004年起开始推广二代身份证,由于我国二代身份证采用了RFID技术,在发证的高潮期(2003-2007年)达到每年1.8亿张左右,加上二代证读卡器,仅二代身份证市场就达到25亿/年以上。2008年二代身份证市场出现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大约为20亿元。从2010年起二代身份证主要是新办、更换、遗失补办,每年5000万张左右,加上二代证读卡器大约16亿。
% E6 H# B1 \( }4 Q2 q
) L- Q3 R3 O2 j4 U% N/ o& f EMV是国际金融业界对于智能卡与可使用芯片卡的POS终端机,以及银行机构所广泛设置的自动柜员机等所制定的专业交易与认证的标准规范,是针对芯片信用卡与现金卡的支付款系统(PaymentSystem)相关软硬件所设置的标准。从2009年起,以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为首的各大银行陆续启动EMV迁移,如中国银联携手工商银行深圳分行发行了深圳市首张芯片卡——广深铁路牡丹金融IC卡和牡丹爱购信用卡。2010年中国各银行机构继续扩大EMV迁移的规模,从而带来更大的智能卡需求,并且随着EMV迁移规模的不断扩大,相应的读卡设备供应商将迎来市场发展的春天。因为目前中国金融IC卡的受理环境依然薄弱,而为了推动EMV迁移的步伐,相关的受理环境必须要跟上才行,这就必须有相应的读卡设备与系统供应商来填补这一空白。智能芯片银行卡的制造成本约为8-10元,仅此一项,就接近200亿元。业内有机构测算,全面推行智能银行卡的成本估计高达上千亿元。由于行业壁垒的影响,EMV迁移工程中门禁企业获得的份额也不大。
5 U2 l: _; ~4 n6 i( R; _' J
7 t" |0 r; i: p- {" }% S! K' W0 a我国目前生物识别行业内企业有300家左右,方案和产品供应商很少,主要是分销和集成应用商,而且产品趋同化明显。早在2010年,中国生物识别行业的市场规模(包括门禁与非门禁两部分)就已达到20亿左右,其中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17亿。国产生物识别设备已成为主流,并有大量出口,按销售额计算,出口比例大约为30%。指纹门锁产品仍然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生物识别产品。而国内设计生产的生物识别考勤和门禁设备虽然核心技术、产品质量、设计水平以及性价比较高,但因为企业实力有限,缺乏国际化能力,比如没有自己的国际市场渠道和人才,目前大多仍以贴牌方式销往海外市场。生物识别实体防护设备占据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最大比例,指纹考勤产品也是非门禁的生物识别应用的主流产品,相关产品的销售数量和金额占到较大比例。
) w" ?; T2 j3 \. w
' p2 }. e; h. p3 s }* d 目前国内高端市场上的门禁识别系统大部分是国外品牌,无论在资金、技术、品牌竞争力上,几家国外著名品牌都具备较大的优势,产品以美欧地区的居多。门禁识别产品在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产品功能稳定、性能完善,再加上进入我国市场时间较早,在我国门禁识别高端市场上占有约六成的市场份额。
/ |" }3 d+ p6 z, A7 e( H2 T- f: G% i/ K. D& l4 }4 E
中低端门禁识别市场是国产品牌的天下,较有实力的部分国内品牌也获得了一些中高端市场份额,杂牌小企业主要占据着低端市场。价格是国产品牌的主要竞争优势,近两年中国门禁与识别产品出口有较快增长。
, {: Q; q; b) O9 I' E7 F, A% N+ ?7 V. Y1 D6 k' l
国内门禁识别行业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面对国外门禁识别企业巨头纷纷进入中国抢占市场的格局和进入国际市场的需要,对今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应对的措施。我们认为主要问题有这样几个方面:
2 i# ]* g; a$ ?
& {7 Y+ T$ K$ [$ }& C% ]( J1.产品在核心技术和产品稳定性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 U% d. C! A6 ^
9 T3 Z' w6 T$ p7 r 虽然目前中国的门禁产业已具相当规模,从智能卡、电子标签、读写机具、生产设备的制造,到行业应用软件的开发基本可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要,但多数企业只是在国外成熟的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应用,只有少数企业能够在芯片的设计、制造,系统软件开发等关键层次上具备研发能力。在产品的丰富程度和创新性,核心部件的加工制作工艺,关键产品的稳定性、行业应用的成熟性等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有较大差距。! P/ j3 `- F( T: M2 \6 w0 p3 G
! n( _! p& A7 ~4 L! [
2.企业规模小产品难以实现规模化、个性化生产
- l; o: h. u: p z. u( J* k$ [& s1 U8 t
国内门禁与识别行业市场规模比较小,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也普遍较小,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较为落后。由于门禁与识别属于多品种小批量产品,而且多数企业不具备基本的加工手段,技术水平低,部件主要依靠外协和购置,企业属于装配型、作坊式公司,很难实现规模化、个性化生产,产品很难达到高水平。3 f" [" U# j! ]
+ q8 f( e2 X) D% I) S# |
与监控相比门禁行业规模更小,缺少真正的龙头企业和航母型企业。行业存在着一些比较知名品牌的同时,也存在无序竞争。最近几年,国内的门禁系统发展迅速,特别停车场管理系统市场份额显著增加。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门禁行业缺乏行业级,特别是国家一级的标准,企业更关注工程商的需求,而忽略了最终用户的使用和管理需求,这样做的结果经常是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实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企业大多单兵作战,整个行业缺乏对于成功经验的交流和探讨;非常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l" ^5 N- O0 i/ T* }
2 b3 i5 V( C/ V+ b
3.价格恶性竞争与山寨产品流行影响行业长远发展
( ?) `! c( d4 b8 x$ d; n
; a& U @& d: T2 Q" Y 在门禁领域,由于各企业对考勤管理的大量需求,加上其技术含量低,考勤机容易仿制。自动售饭机的应用,对于学校及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后勤管理的自动化能程度和管理效率大大提高,杜绝了管理漏洞,大部分企业能在一年内就能收回投资,市场需求量大,是早期一卡通系统中最热门的山寨产品。表面上看产品同质化是山寨机出现的原因,其实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和品牌号召力才是产生山寨模式的根本原因。由于产品的核心芯片或核心技术部件由外企供应,本土企业仍然处在加工生产的配套角色位置上,安防行业的外企在市场上吃香喝辣,而本土企业却在价格战、同质化的泥潭里求生存,企业间的低价竞争,既损坏了本行业的自身形象,也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 |1 m% |2 A% s9 o
$ _ C# J/ l3 f' N2 G: _# r 4.宏观经济环境制约企业发展7 P; y8 ~5 O1 W" O
7 X0 z5 H9 G+ o6 m9 B/ G 由于第一个方面的差距,国内安防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部分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器件、设备要依赖国外进口,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较高,抗击风险能力差,只要国外市场有些风吹草动,处于下游的国内企业必将受到牵连,门禁与识别行业也同样如此。此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化,出口下降,人工费用提高等宏观环境因素直接影响了安防行业的景气度。行业竞争等因素则进一步削减了安防企业的利润,同时迫使产业发展速度减缓。
$ R d9 Q1 M) ^5 l3 G' M) o: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