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集我国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于一身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之一,它对我国古时侯的文化、哲学、科技的发展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并且影响着当今自然科学的发展,可以肯定地说,只要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都与易经有密切的关系,离开《易经》谈中国文化,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4 I: _* F+ v# I+ i
一、《易经》简介 , r0 h# _4 n, n3 o _8 B
(1)《易经》与《易传》 ) }3 { n/ M; ~* d- r
《易经》分为三易,《连山》、《归藏》、《周易》,前两易已经失传,故《易经》均指《周易》。《周易》成书于商周时期,至春秋孔子作易传《十翼》,再经过后人的修改增补,到战国时期形成《周易》的基本面貌,以后经过历代名家圣贤的努力逐渐完善。时至本日,已备受众人重视。 1 s$ B5 [: n* B) h. T
(2)河图、洛书、八卦、五行
3 a/ b$ M$ t, q6 e《易传.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从此奠定了《易经》的符号象数体系,也是世界数学史上有关等比数列的最早文字记载。对昆裔科学技术的影响极深。
$ {6 R& F& q# O r) M八卦由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组成,分别象征天、地、雷、风、水、火、山、泽,是世界基本元素的组成部分。八卦分伏羲先天八卦和文王后天八卦,由八卦交互组合天生八八六十四卦,而形成周易的基本卦象。
+ {! I+ l% J0 ?, Y# p( w五行为水、火、木、金、土,首见《黄帝内经》,后人把八卦、五行融为一炉,为后来易经的应用发展打下深刻的基础。
, |3 Q0 ?3 W* Z3 P9 b z(3)天干、地支
6 o. ~$ T1 x* Q: k8 V& r5 E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为古时侯人记时、记数的方法,在易经的具体应用中十分重要。
' u: F$ e$ j0 |- f(4)太极 ' H) @5 k) O/ L( Z4 @5 l
《易传.系辞》:是故易有太极。太极负阴抱阳,太极图是阴阳观念的代表,表示阴阳消长。此图意义深刻,在中国传统图案中最具代表性。 0 S& A7 D" v% I3 Z
二、周易哲学------自然辨证法 . d9 x% r, G1 V& {
周易是一部哲学著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易传.系辞》),古时侯人利用当时的自然知识得出具有辩证思想的自然观,对昆裔哲学有很深的影响。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自传中写道:曾根据中国《易经》阴阳消长道理,阐明了正、反、合的辩证逻辑定理。 ?+ r' p2 R: m1 Q3 x0 G' T$ B& R
周易自然辩证观分为三个基本内容:阴阳思想,八卦、五行(天干、地支)思想和天地人三才同一的朴素系统论思想。 % o$ d- d( a# X; N) S0 ^# A4 q
(1)阴阳思想是对事物对立同一规律的客观描述。
, v; b* f5 Y8 B: b* O6 m4 N D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日中则昃,月盈则食(《易传.系辞》)。对立双方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差异又相互转化,这是最根本规律,对近代原子物理学影响很大。 " O6 }9 C8 _* o% z- {
(2)八卦、五行思想是关于事物运动变化的一个基本模式
% ?8 p) ~0 k+ s9 q+ J6 ?《易传.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重而生六十四卦,六十四卦的排列,三百八十四爻的变化,组成一个打不乱的逻辑关系,用以刻划表达事物运动变化过程中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反映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
5 x8 t+ `& A B一卦由六爻组成,由初到六是一个量变过程,量变到顶点形成变卦是一个质变过程。例如:乾坤之后,有屯卦经蒙卦、需卦就是说明事物由发生到发展,由小到大,由萌芽到成长的过程,以后经讼、师、比、小蓄、履卦等阶段,分别经历了斗争、集体、团结、节制和规范等环节的正确处理,就可以到达事物兴旺发达(《泰卦》)的阶级,这都是向同一方向发展的一个量变过程,《泰卦》之后紧接着《否卦》是一种质变,表明事物发展兴旺时如不留意则很快走向反面,即亢龙有悔(《乾卦.第六爻》)。 : q3 P" t! t3 B6 J+ k; N2 G- Q
(3)天地人三才同一思想是整体自然观的核心 + X) }) a& G2 I! d4 x/ a2 m
“生生之谓易”,《易》把“变”作为宇宙的普遍规律,其变化而产生阴阳,根据阴阳建立六十四卦,在众多复杂多变的事物中,提出天地人的重要概念。 《易传.系辞》指出:易之为书也,泛博悉备,有天道焉,有人性焉,有隧道焉。《说卦》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对天地人三才作了明确的阐述。《序卦》: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把“天”“地”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或自然气力,而不是西方意义的“神”。天主日月,“日月丽乎天”,证实是自然界的天,而不是虚无飘渺的神道中的“天”。 ' I- P0 S3 [7 z' u, N# W: c
《乾卦.文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易传.系辞》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周易》以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适应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人与自然应是和谐的,而不是敌对的。人不是消极地顺从天地之道,而要象天那样“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乾卦.象传》)。
* A- f# d, W: v" I g a1 e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表明,天地人之间的确是存在着广范而深刻的联系。《周易》所论述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是整体自然观的核心题目之一。
! F6 W5 M7 L( z# k' X1 J6 D三、科学的周易
# L0 l' @$ b* d( c T! P7 t* _" s1949年欧洲哲学权威C.G捷恩为英文版《易经》所写的序言中谈到:“谈到世界人类独一的聪明宝典,首推中国的《易经》。在科学方面大家所得的定律,频繁是短命的,或被后来的事实所推翻,唯独中国的《易经》,亘古常新,相延六千年之久,依然具有价值,而与最新的原子物理学颇多相同的地方”。英国克.巴克特在1989年指出:“当代科学也发现了大家世界的缺陷,并且还发现《易经》中非常多真理竟同最新的科学理论相符”。以上两段话,都是欧洲权威人士对《易经》的赞誉。
7 w' T( e/ i l( X- K m# Q# g1703年德国自然科学家莱布尼兹首次发现二进制时十分怀疑,后来从传教士白晋信中获得有关《易经》和伏羲八卦的资料,从而正式发表关于二进制的论文。题目是“二进制位计算的阐述”附题是“关于只用0与1兼用其用处及伏羲氏所用数字的意义”,莱布尼兹意料不到他发现的二进制会在中国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图中早有表述和使用。他在钦佩之余,曾写信给当时清朝的康熙天子,要求加入中国籍,他以为伏羲八卦是“最古老的科学纪念物”。他在德国法兰克福建立了一所中国学院,一直延续了二百多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毁于战火。 ' Q# P0 A2 ~. y; H! X
著名量子物理学家玻尔在1937年到中国访问,了解到中国关于阴阳互补的概念时,曾十分赞叹。当他被封为爵士时,则用阴阳太极图作为其徽章的图案,并刻上“互补即对立”的文字。
$ f1 f# I2 g; H( \8 y; B3 j美藉华人杨振宁、李政道在1955--1956年对当时公认的“奇偶不灭定律”提出怀疑并得到证实,因而获得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杨在获奖后对记者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并明确指出:灵感来源于《周易》学说,《易经》中既有阴阳的道理,即同时也有阴阳消长或阳盛则阴衰,阴盛则阳衰,剥(《易经.第二十三卦》)久必复(《易经.第二十四卦》),否(《易经.第十一卦》)极泰(《易经.第十卦》)来的道理。李政道1972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接受荣誉博士时提到:从哲学上讲“测不准定律”(德国原子物理学家的著名定律)和中国老子所说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的意义颇有符合之处。所以近代物理学某些看法,和中国太极、阴阳二元的学说很有相似的地方。
d/ @ G, \2 C2 ?5 V; a《易经》虽说是一部占筮的书,但也是一本科学的书。“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易传.系辞》)是说宇宙万物是分类分群的;“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乾卦.文言》)古时侯人以隐约了解到共鸣、共振的自然现象;“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易传.系辞》)通过研究清楚过去的事情,就可以明察未来,而了解到一些细微和复杂的变化。“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恒卦.象传》)通过观察其频繁存在的部分,而可了解到万物的道理。
/ P4 C3 J8 {) G# A" l/ ~另外,《易经》涉及到的学科也很广范。
& _7 \1 Q* ~4 K/ g* J- K2 W" o. N+ k; c+ G0 d W3 _* s* q
- 数学:《易经》的数就是二进制,而二进制的最普遍应用就是计算机的语言。
* v9 p9 X9 p- r. f - 生命科学:《易经》中的六十四卦跟遗传密码的六十四种排列十分相似。
1 g$ i% v0 C; ^0 M" o - 中医学:历代医家以为“天人一理,医易相通”,中医的经典《天子内经》跟《易经》有密切的联系。
/ s2 u+ Q& h$ G8 ~* A' W1 x3 J( F - 生物学:《渐卦》指的是大雁在长途迁移过程中对地理的分析,并以此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复杂变化。《大过卦》指的是生物返老还童的罕见现象。 $ \- W' e$ U/ }4 O+ H4 @
- 天文学:《丰卦》是太阳被遮当(日食)后出现的天文现象。《逅卦》是描述陨石自天上掉下的自然现象。 - ^3 J9 c/ t# E& a. W1 N
- 地学:《震卦》、《复卦》均是对地震的具体描写。《井卦》是对水井基本规律的熟悉和排污的基本概念。 1 p: X5 i6 B5 z
- 气象学:《坤卦》是看到地上的霜而想到寒冬的来临,并预示事物发展的前兆。《小蓄卦》是狂风雨来临前的现象。
6 {2 @; n* [ k2 H/ z
" H( `+ r! S1 n0 y$ u$ h# P1975年美国高能物理学家卡普拉出版了《物理学之道》一书,他把量子力学理论与《易经》作了对比,以为《易经》与基本粒子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动力学模型一致,而且八卦图与强子的八重态相对应等等。著作的出版,直接引起了科学界对《易经》的关注和研究,更直接地推动了世界对《易经》的**。1980年英文版《易经》第三版第七次重印,在西方广范传播,从而引起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广范留意。 1 g1 b: f5 t; k' Y
从七十年**始,台湾、日本、美国及欧洲的部分国家先后成立了有关《易经》研究的国际性组织。在国际《易经》**的推动下,我国济南才于1987年召开第四届由中国**第一次主持的国际《易经》学术研讨会,《人民日报》并于1987年12月11日第三版作了报道,标题是:探讨中国古时侯的“宇宙代数学”。 , v X% o7 K5 j9 n5 ^8 x: d1 I
《易经》是一部实实在在讲占筮的书,占筮是其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直接的表达形式。但它深层的寓意却能领导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这些就要大家去学习、去研究、去发掘、去探讨。“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六略》)才是为易者的最高层次。 7 D( f M& h' H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开端,是中华文化最宝贵的遗产。研究中华文化必须从《易经》着手,才能找准根源。大家先不谈《易经》关于占筮、科学等高深的题目,单就《易经》所描述的人生哲理就值得大家效法。整部《易经》的《象传》就是一部教大家怎么做人的书:“天行健,君子以发奋图强”《乾卦》,大家要发奋图强才能进步;“地势坤,君子以厚得载物”《坤卦》,大家要以宽厚的心胸待人;“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咸卦》,大家要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意见;“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益卦》,大家要向好的学习,有了过错就要改正;就连“蛊惑人心”的“蛊”,也是《易经》的第十八卦,“蛊”是讲因**而革新的事,“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大家要激励人心,培育德行。这些都是《易经》对后人的警句,岂非因《易经》的“迷信”,大家就不应效法。 8 v5 {' C6 w, y9 ?1 c( [( O& m
我国有数千年的文明,但我国的科技为何总比别人落后?这是值得令人深思的题目!《易经》文化发展到今天,大家还就其意识形态的好与坏?迷信与否?有用无用?争个你死我活,碰了个头破血流,也还没有结果。聪明的人士却不管你好与坏,先把它学下来,然后来个“取其精华,剔其糟粕”,把它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才是真正的治学之道。《易经》起源于中国却在外国得到发展,这才是真正要令大家深省的话题!: a$ `8 r' F8 e5 N) u! s. V: X
3 q6 B# i6 n& w3 Z
+ t- C, G) v }5 |' Z g( S$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