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怪论”—[size=18.6667px]盒式密码盘存在两大先天性设计缺陷 我们将1548、3330、 6651 3332 、3370等型号多品牌盒式密码盘通称为常见盒式密码盘。这类盒式密码盘在总体结构上大同小异,又有“基础型”与“改进型”之分。 无论6651从动盘上增设众多假口、挂钩前端增设小滚轮,还是3332 、3370上新增的离合器装置,其作用是要在1548、3330的基础之上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强化同类产品的安全性能。 那么,常见盒式密码盘在设计层面上还存在致命缺陷吗? 致命缺陷一、盒式密码盘工作基准点隐匿不严,稍加操作便可轻松地获取到这个关键的机密数据-----主动轮片盘“第二接触点”的观察值。这个机密数据虽然不可能是“0”或“00”,但是它们一定会分布在0、25、50、75这四个数值的右侧,其功能等同于普通机械密码盘主动轮片盘的真缺口宽度对称中心点的观察值。 通过细心观察,人们会发现。常见盒式密码盘“主动轮片盘直径大与小,主动轮片盘的真口与假口、整数与小数、宽与窄、深与浅”的综合干扰荡然无存。 从这一点上讲,盒式密码盘的关键机密数据隐匿程度明显地弱于普通机械密码盘。 致命缺陷二、盒式密码盘从动轮片盘内环与外环之间的“旋转自由度限制”并不十分地可靠。 通俗地讲,无论盒式密码盘锁舌朝向处于何种“手位”,轮片盘在左向(逆时)复位、锁舌沿水平或垂直方向伸出的过程中,只要锁舌任意一个侧面或锁舌前端任意一个边缘受到外来摩擦阻力的强行介入并达到特定数值,便会自然地出现“软暴力改码”的现象。 即、传统说法上的“号码漂移”或“乱码”。 这种“软暴力改码”将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其一、第三轮片盘开锁号码“漂移”。 其二、第三、第二轮片盘开锁号码先后“漂移”。
其三、三个从动轮片盘开锁号码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漂移”,这种现象的发生概率相对较低。
常见盒密码盘,第三、第二轮片盘出现“软暴力漂移性乱码”,在金融系统“服役设备”(ATM机、金库门)上是一种多发性故障,没有密码或忘记密码的可能性不会太大。 没有密码或忘记密码,应该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吧? 管理员失忆、管理员昏迷、管理员不在现场、管理员被拘、管理员失踪、管理员死亡、金融单位“密码秘存”或备份措施不完备、长期闲置设备。 否则,可能就具有了故事的色彩。 常见盒式密码盘温柔的传统开启方式如图所示。
|